新意文化网>>绩溪>>风流人物>>胡锦涛 

  
胡锦涛与山村教师宋芳蓉
 

人民网 2005年02月15日

  

    “真没想到胡锦涛总书记一眼认出了我,还关切地问我现在身体好不好啊?成家了吗?当得到‘我现在身体很好!我成家了,小孩都4岁了’的回答后,胡锦涛总书记说:‘那我就放心了。’” 

    7月28日晚,从北京回到宜昌的团十五大代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宋芳蓉,回忆起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对宋芳蓉来说,2003年7月25日又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下午3时,她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更为荣幸的是,她还代表来北京参加团代会的代表,向胡锦涛总书记讲述了她成长的故事。 

    6年前,宋芳蓉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也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胡锦涛详细询问了三坪希望小学的情况,提出要成立“三坪希望基金”,当即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从他的工资中拿出了2000元捐给基金会。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以后就不要打工给学生交学费了,省下时间学点新知识,充充电。” 时隔6年再度见面,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宋芳蓉感到格外激动。宋芳蓉动情地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让三坪走出自己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三坪希望基金’资助的学生当中,已经有两个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而且学习成绩很好。到那一天,我一定会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胡锦涛总书记!

 

附:山村教师宋芳蓉
 

  宋芳蓉, 1973年8月生,土家族,原名肖天娇,15岁起走上小学讲台,已有16年教龄。入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奖”及“国际青年消除贫困奖”等诸多奖项。现任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长。

胡总书记接见宋芳蓉
锦涛接见宋芳蓉
胡总书记接见宋芳蓉
锦涛接见宋芳蓉
宋芳蓉和孩子们
宋芳蓉和孩子们
 

  宋芳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照片上要憔悴,修长的身材显得很单薄,但走起路来却飞快。
 
  在去五峰的长途车上与乘客聊天时,我发现这里似乎没有人不认识宋芳蓉。一位中年女乘客称赞宋芳蓉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名气那么大却还一直呆在五峰这样一个省级贫困县里教书。宋芳蓉的知名度在到了五峰县城后又得到了验证。与宋芳蓉走在路上、坐在车上,总能遇到与宋芳蓉打招呼和攀谈的人们,但无论遇见什么人,宋芳蓉都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

  五峰的山是陡峭的也是美丽的,顺着蜿蜒的盘山路,能够找到宋芳蓉记忆中的某些影子。

  1982年,宋芳蓉9岁的一天早晨,这是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记忆。自从哥哥死后就一直疯疯癫癫的父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40元钱递给了她和二姐,说:“拿去交学费吧,爹以后再没有钱给你们了。”这是宋芳蓉的父亲留给她和姐姐的最后一句话。当天,父亲悄悄用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半年后母亲改嫁,留下她和二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肖家几间空荡的老屋里。6年后,刚满15岁的宋芳蓉,因为家境贫寒,放弃了上高中而考取了小学代课老师的职务。报名时,由于年龄不够,母亲把她的年龄多添了两岁。宋芳蓉的二姐在县里当保姆,每月的收入只有20元,而小学代课老师每月的工资有50元,宋芳蓉说当时惟一的想法就是为了生存,50元的月工资宋芳蓉一直拿到1994年。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9个重点贫困县之一,而后河乡又是该县重点贫困乡之一,条件极为艰苦。她被分到了后河乡最偏远的顶坪小学。学校在海拔1800多米,紧靠着原始森林的高山上。

  工作之前,宋芳蓉一直用着她的原名肖天娇,而宋芳蓉的继父叫宋益盛,母亲为她改了现在的名字——宋芳蓉。

  宋芳蓉至今记得第一天到顶坪时的情景:瓢泼大雨中几位闻讯赶来接她的山民,带头的是后河村主任周大喜,他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顶坪原先有所学校,是山民们自己挤出口粮钱盖的,先后来过两位老师,因为条件太苦,没多久都走了。学校空了几年,山民们一气之下将学校拆了变卖,可全村上下超过上学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二十多人,家长们心急如焚。今天来了一个瘦小的女老师,他们欣喜万分。宋芳蓉跟着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六七里的山路,周大喜将她带到一座低矮破旧的吊角楼,宋芳蓉的心一下子凉透了。这座破旧的土家族吊脚楼四面透风,楼上是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用木板隔开,里面是寝室,外间是教室;楼下养着猪牛羊,没有黑板,没有桌椅,连根粉笔都找不到,到附近最近的一户人家也得走两里路。

  这天晚上,宋芳蓉独自一人哭了一夜,山风在屋外发出可怕的怪叫,她决定天一亮就回家。

  黎明时分,当她打开吊角楼的门时,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外面站着一大群孩子和背着桌凳的父母,他们赶着老远的山路,此时正向她投来惊喜、期盼的目光,她转身又走回了吊角楼。

  第三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宋芳蓉独自背着背篓去了县城,天黑时她往返一百多里山路背回了满满一背篓的课本,吊角楼上从此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没有黑板,宋芳蓉把木板刷黑了挂在墙上,下课后,黑板又变成了乒乓球台,山上砍回来的葛藤被搓成跳绳,鸡毛被扎成了一个个毽子。

  在顶坪吊脚楼的6年时光是宋芳蓉最刻骨铭心的。吃的、用的都要下山背,一百多里的山路,背一趟至少得用上半个月;用水要到3里外的“天坑”去挑,“天坑”又陡又滑,要顺着一根木梯下去汲水上来,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为了她和孩子们都能够喝上水,宋芳蓉每天往返“天坑”六趟,把两缸水打满;楼下的猪圈臭气弥漫,夏天大花脚蚊子成群地从门缝里钻进来,叮得她浑身红肿,由于得不到治疗,往往溃烂化脓。更让宋芳蓉难以忍受的是寂寞和孤独,这里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她一次次想过要离开这个地方,又一次次地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或许再不会有老师来了。

  那年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宋芳蓉一大早背着背篓下山去买吃的,返回的时候她才发现,山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凌,身边不远处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眼看天就要黑了,还有几十里的山路,宋芳蓉急得直哭。没有办法,她将胶靴脱下来,光脚走在光滑的冰面上,不一会儿脚就冻木了。突然,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迎面向她走来,她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冰面上,当她认出这是一只马熊时,已经无法逃脱。马熊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站住了,然后转身向来路走去。当马熊消失后,她嚎啕大哭,这巨大的声音又吓住了自己,她又止住了哭声。

  当离顶坪小学还有几里路的时候,她看见黑暗中有几支晃动的火把,是山民们发现她还没有回来,出来找她来了。他们将她扶回吊角楼,用锅灰、开水调成的灰子水给她轻轻搓脚,冻僵的双脚才慢慢有了知觉。

  开始的时候连粉笔都买不起,宋芳蓉就将自己的工资贴补在购买教具和学生的吃住上。但钱总是不够用,她就想起了用打工的方法来增加教育经费。从1989年-1997年的八年间,她到过武汉、宜昌、龙山等地,她扫过马路、做过清洁工,到宾馆里洗过盘子、还卖过福利彩票和茶叶,每次回来她总是用自己打工的收入多救济几名贫困的学生。一次在沙市,歹徒还抢走了她准备带回家的400元钱。

  由于长期在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工作,宋芳蓉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关节炎、胃病和喉部息肉,多次摔倒在讲台上、山道上。风湿病综合反应致使宋芳蓉牙床发炎疼痛,口腔难以张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至今她已有4颗牙齿被拔掉,换上仅几块钱一颗的假牙;关节炎使宋芳蓉直到今天都不能长时间站立;严重的胃病使她空腹时间稍长些就会痛得直不起腰来;喉部的息肉使她的声音变得沙哑。

  1994年的一天,宋芳蓉的胃病发作昏倒在讲台上。那天,山上的人们将她抬下山,拦住了一辆吉普车,而车上坐着的是县广播电台的台长,几天后,她的事迹在五峰县传开了。宋芳蓉被评为当年的县模范教师。

  由于宋芳蓉的教学成绩优异,顶坪单人教学点后来担负起紧邻的栗子坪、黄梁坪的教学任务,更名为三坪小学,校址从顶坪搬到了黄梁坪。

  1995年7月15日,时任宜昌市市长的郭远章一行经过黄梁坪时,一栋低矮茅屋墙上的一句醒目标语引起了他的注意:“提高民族素质,扫除文盲。”于是,他让他的车队在这所茅屋前停下。

  当时,宋芳蓉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这一行人的到来使久居深山的师生们有些手足无措。当郭远章得知这所学校的房屋是宋芳蓉自己每年拿出720元钱租下的时候,他深为眼前的这个二十出头瘦弱的青年女教师所感动。由于没有钱,房屋的屋顶已经损坏,只要一下雨,师生们就得穿着靴子上课。后来,县里拿出了三万元钱帮助宋芳蓉在旁边的一块地上建起了一座新校舍,并添置了部分教具。从此,宋芳蓉的事迹开始出现在宜昌的报纸上。

  不久,宋芳蓉的事迹又深深触动了时任《湖北日报》总编的杨仁本的情感深处,他将宋芳蓉的事迹作为头版头条发在了《湖北日报》上。宋芳蓉的名字开始被全国知晓。

  现在,宋芳蓉一家三口在五峰县城租住着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她的丈夫廖平(又名王海蛟)是县石油公司的职工,房子是廖平单位的,因为产权的原因房子还不属于他们。她大多数的时间是周末回家,赋闲在家的二姐就担起了帮助照看孩子的担子。她的二姐年长她3岁,但看起来宋芳蓉倒要大上一些。宋芳蓉的母亲张宏翠和她现在的继父住在离县城十几公里远的山村,现在的继父有一辆小卡车,可以经常带着她母亲进城来看他们,往返的途中还可以搭一些散客,增加一点收入。大姐早年远嫁,在荆州做生意,所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见面。

  宋芳蓉的儿子廖商赫今年5岁,由于是小产,生下来时仅2.4千克,直到现在他还要比同龄的孩子瘦小些。儿子在宋芳蓉的生活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不能想象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能够真正爱别人的孩子,她像对待学生一样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宋芳蓉说她是一个天生爱孩子的人。

  1996年,宋芳蓉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五四青年奖章”,迄今为止,在全国获此双重荣誉的仅有宋芳蓉一人。1997年5月4日,宋芳蓉在北京参加“五四青年奖章”的颁奖大会,她的事迹使胡锦涛同志深受感动,他对宋芳蓉说:“小宋老师,我们想办法成立一个基金,解决你和孩子们的实际困难。”他带头向三坪希望基金捐款2000元,胡锦涛还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以后就不要打工给学生交学费了,省下时间学点新知识,充充电。”从此,三坪希望小学有了第一笔教育基金。几年来,宋芳蓉每年都会书面向胡锦涛同志汇报希望基金的使用情况。目前,三坪希望基金共筹集助学资金15.87万元,已先后帮助三坪希望小学的72名学生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并有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和高中继续学习。

  三坪希望小学成立后,宋芳蓉被任命为校长,除了在武汉大学上学的一年多的时间,她仍担任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十八门课的教学任务。成名后的她依旧不希望因为外出活动而耽误自己的教学计划,每次回来,她总是要想办法挤时间将拉下的课给孩子们补上。1998年,她被选为县团委副书记,五峰镇成立了三坪希望基金会,选举宋芳蓉任会长并调她到镇上工作,希望她能够多争取些办学资金,以救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一时间“宋老师要到城里上班去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三坪希望小学的学生听到宋芳蓉要调走的消息,有的学生辍学了,有的到外面去借读,很快原有的46名学生仅剩下了7名。宋芳蓉听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向领导恳求:“如果我离开学校,学生就会散了”。当她回到学校看到站在场坝上等待她回来的学生们时,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2003年7月25日,又是—个令宋芳蓉难忘的日子。时隔6年之后在中南海怀仁堂,她又一次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接见。更为荣幸的是,她还作为团代会的代表,向胡锦涛总书记讲述了她成长的故事。宋芳蓉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胡锦涛总书记一眼认出了我,还关切地问我现在身体好不好啊?成家了吗?我告诉他,‘我现在身体很好!成家了,小孩都4岁了’,胡锦涛总书记说:‘那我就放心了’。”

  宋芳蓉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如果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她肯定会去读高中和大学,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变。如今,跟宋芳蓉读书的学生已有二百多人,都受到过她的帮助,宋芳蓉经常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来救助那些她认识和不认识的学生。早年宋芳蓉抚养的4个孤儿中已经有2人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而且学习成绩很好,她说只要他们争气,她就一定要把他们供上大学。她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三坪能够走出第一个大学生,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今年2月10日,三坪希望小学搬了新址。那天宋芳蓉哭了,16年山村女教师的经历在她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一天,原三坪希望小学终于从原来的山腰上搬了下来,搬到了离县城近些的一所小学,两所小学的生源合并,原学校改名为三坪希望小学。 

来源:《人物》杂志

宋芳蓉近照


 

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

E-Mail: newcncpt@hotmail.com

Copyright ®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