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文化网>>绩溪>>旅游观光                                                    

 
一宿好梦,尽在绩溪山水间
 

2003/08/18 
 

只说黄山美,哪知皖南处处美

只说黄山美,哪知皖南处处美

  一脚踏进皖南,人便整个陷进丽山秀水中。一轴多姿多彩的青绿长卷,绵绵延延向前铺展。每转一道弯,窗外又是一幅新景。只嫌两眼不够使,嘴里不由叨咕:要有摄像机,该多好!

  在我眼里,皖南的山,层峦叠嶂,高低错落,山形山势无一雷同。也有一处共同点,那就是:山皆绿而峰皆秀。俗话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看那山,山山有水;看那水,水水临山。水出于山汇于山又绕山而行,山涵着水牵着水与水相偎相依。因为有水,皖南的山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相继扑来的葱茏亮绿苍翠蓊郁,让你判断着山上是茶园竹林还是杂木茂草,要么就是花果山或短松冈一闪而过。偶尔可见光滑陡峭的石壁万仞而立,阳光下一道道白光闪烁,那是泉渗石上洇洇漉漉,到得崖下,便可看到丁丁冬冬一线细流,再到山坡,便成了淙淙小溪……

  山重水复总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河谷浅处,长着几株玉米或一畦稻田。慢慢地,稻田开始连接成片,不用说,附近准有村落或集市。皖南民居独具风格。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左右对称的马头山墙,座座院落随山就势蘸水而立,参差不齐却疏密有致。门外一丛美人蕉或百日红,树下一群觅食的鸡,石上弯腰曲背的洗衣女,清流里光屁股的伢和雪团似的鸭,是一曲清丽恬适的田园牧歌。

  那日从南麓下黄山,东折北行,在迷人山水中边走边看,居然忘却身置何处。傍晚时分,到得一座小城。路灯灿然,市容整洁,空阔之处凉风习习,人影憧憧。问灯下乘凉人,告之为绩溪县城。我心中一喜。这里是新安江上游,所称之溪,绝非北方小溪那么细瘦羸弱。流经此地的徽乳二溪,波涌浪卷,滚滚滔滔,完全称得上河。自然之神把这两条河握在手里揉弄搓合,两者便像纺绩麻线般分而又合,于是这个县城便以“绩溪”为名。记得梁启超曾多次称道“绩溪诸胡多才”。这方钟灵毓秀之地,不是徽墨大师胡开文的故乡吗?不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乡吗?不是国学巨擘、新文化旗手胡适先生的故乡吗?安徽省的大姓胡氏,原来是崛起于绩溪。

  红红白白花临水,青青苍苍山接天。一宿好梦,尽在绩溪山水间。次日醒来,匆匆浏览了城内的三雕博物馆,便东去探访胡氏宗祠。宗祠始建于宋,明清两代都曾重修。现今祠内虽无族谱牌位,整幢建筑却保存完好。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俨然一种大家风范。精工细做的砖雕石刻,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正厅门栋上的一组木雕,连环画似的,讲述了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故事。史无前例的那场浩劫,也在这里留有痕迹,但是抹不去它浓重的文化品位。祠堂历经岁月沧桑,饱受世间风雨,依然雄踞于山冈与碧波之间,空寂无言中,越发显得庄严神秘。

  读了镌刻在花岗岩上的简短介绍,心中更有一种意外的冲动——其祖上来自黄河岸边,胡氏之根竟在中原!东晋之时,濮阳人胡炎为官华阳(今绩溪),偶游龙川,见这里沃野一片,清流一带,苍龙山、金鸡山与奔马山环护其围,十足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举家南迁,定居于此,世代繁衍,终为望族。

  长期的战乱和争斗,耗散了中原灵气。相对稳定的南中国,经济文化却长足发展。皖南更是独得天时地利。程朱新儒学的长期浸润,使“田野小民亦皆知耻畏义”,徽州因而成为“东南邹鲁”与文化之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国宝级的宣纸、徽墨和歙砚,孕育了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自然也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人物。

  去了一趟绩溪,未能吃上“一品锅”,心中未免留憾。据说,胡适当年曾以此菜招待杜威,其后“一品锅”便成徽菜中的名肴。我想,它的前身也许就是中原的揽锅菜,烹进江南时蔬佳珍,再佐以绩溪山光水色,那滋味,当然也就很耐品评了。

 

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

E-Mail: newcncpt@hotmail.com

Copyright ®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