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文化网>>绩溪>>风流人物>>胡锦涛 

 
胡錦濤家族磨礪百年 茶葉世家 徽商寫照
 

作者:陳永階    文章来源: 【明報專訊】 2006年5月8日

  

    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因是國家主席胡錦濤祖籍地,從去年底開始旅遊業不斷升溫。龍川村的開放,令外界有更多機會了解胡錦濤的家族歷史。胡氏先祖於東晉年間從山東搬到徽南這個小山村,千多年來人才輩出。胡錦濤的先祖以四代人歷經百年拼搏,在蘇北上海打造出擁有12間店舖的「三泰茶商」,其故事不但是胡錦濤血脈基因的最好註腳,也是解讀明清以來稱雄中國商界數百年的徽商的最好範例。

    龍川村位於安徽南部黃山附近,距績溪縣城10公里。當地文史專家說,自公元318年(東晉初年)胡氏一世祖胡焱以「散騎常侍」(侍從皇帝左右,專門規諫過失)之官職,提兵鎮守安徽歙州,並將家小從山東遷至龍川,胡氏家族在龍川由此繁衍至今已近1700年。

安徽績溪開枝散葉

    龍川村風水如何,有古詩為證﹕「東靠銀瓶龍鬚山,西依天馬貴人峰,北山雞冠若鳳舞,一水蜿蜒似飛龍。」當地人說,胡氏一世祖胡焱遷家居此後,為避風水寶地有犯上之嫌,曾將此地改名「坑口」,龍川村因而也稱坑口村,一地兩名至今。

    龍川風水之佳尚有旁證。自胡氏一世祖落戶此地,繁衍子孫50餘代,有史可查任縣令以上官職者超過20人,出了10名進士、9名舉人。明代時曾出過戶部尚書胡富(相當財政部長)、兵部尚書胡宗憲(相當國防部長),在都江堰建築史上有名的胡光和遼東巡撫胡宗明(相當於中央特派員)也是龍川村人。

先祖離鄉 江蘇創業

    到胡錦濤的先曾祖胡沇源時,已是胡氏第44代。時維清朝中葉,胡沇源作為胡氏「一架七三支」(即一房七十三支系)44世後裔,13歲時就在親戚推薦下離家,遠涉江蘇東台,在一家茶葉店做學徒,這也是胡錦濤先祖最初走出龍川,到外謀生。

    據史載,胡沇源生性淳厚,為人篤實勤力,頗得店主信任,受命負責採購,專往安徽山區採購高山名茶。古時徽州至蘇北交通不便,收得茶葉後要先僱騾馬挑夫運下山,再轉船運至杭州至蘇北,可謂千辛萬苦,但胡沇源每次均順利完成,從不失手。

    幾年的學徒和採購經歷,使胡沇源有了經驗和些許資本,不再甘為人下,於是辭工,與幾名同鄉合伙,自立門戶,在江蘇泰興縣開茶葉店,取名「裕泰和」。初出道不善經營,生意清淡,不到一年拍檔便要拆伙,胡沇源毅然買下其他股份,變為獨資。

    道光年間,裕泰和茶葉店在當地已小有名氣。胡沇源人在蘇北經商,但與其他徽商一樣,妻兒都在老家。其時胡沇源的兒子,即胡錦濤的曾祖父胡樹銘已在家鄉龍川讀完3年私塾,按徽州規矩,要離家學做生意,於是到了蘇北,成為父親茶葉店的助手,自此成為胡家茶葉生意的第二代。

    咸豐至同治年間,洪秀全的太平軍在徽州與清軍打仗,胡家茶葉生意亦因戰事而麻煩多多。為維持生計,年事已高的胡沇源多次冒險繞道至徽南山區進貨,其間幾遇太平天國軍隊截查,險得脫身。為免後顧之憂,胡沇源借進山採購之機,一度將龍川家中老幼帶往蘇北避亂。

    清末,80高齡的胡沇源不願客死異鄉,返回龍川故里終老,3年後病逝。蘇北茶葉生意由兒子樹銘主理。

祖父發起組織商會

    胡樹銘有兩個兒子,分別是胡炳華和胡炳衡,其中胡炳衡即為胡錦濤的祖父。炳華炳衡兩人雖曾考取秀才,但晚清科舉將廢,兩人無意進仕,隨父習商營茶,並發揚光大,成為胡氏茶商第三代。他們曾與徽州同鄉發起成立「新安會館」,類似今日商會,獲時人讚譽。

    民國初年,胡樹銘積勞成疾,病逝故里龍川,炳華炳衡兄弟攜家帶眷回鄉奔喪期間,胡家在江蘇泰州的「胡源泰」茶葉店遇劫,損失慘重。民國六年(1917年),兄弟重開茶號,取名「胡震泰」。民國九年(1920年),胡炳衡因獲推舉為安徽省議員候選人,從蘇北回鄉參選,旅途勞累染疫不治,年僅47歲。3年後,其兄炳華亦積勞成疾,病逝家鄉。

戰時屢遇劫幾破產

   胡炳衡足下有4兒,分別為增麟、增鑫、增鈺和增金,其中胡增鈺(又名胡靜之)即為胡錦濤的父親。胡家兄弟妯娌繼承父輩祖業,繼續經營茶葉店,是為第四代。他們先後於1933年在泰縣增開「胡裕泰」、1947年在泰州開「胡源泰」、1949年在上海虹口長治路開「胡源泰」,形成連鎖茶葉店。其間因戰亂,店貨屢被搶劫,尤其1942年春在徽州收購的茶葉運至杭州時被軍隊搶劫一空,幾乎破產。

    胡氏家族從沇源起離家到蘇北開茶號,歷經四代百多年,先後在蘇北和上海開設茶店12家,其中5店維持至1949年中共建政,並於50年代「公私合營」時被共產為止。胡家四代歷盡艱難,不屈不撓的創業營商經歷,既是中國近代徽商的寫照,也是今日胡錦濤在中共官場磨礪數十載,終成大業的極好說明。
 

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

E-Mail: newcncpt@hotmail.com

Copyright ®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