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文化网>>绩溪>>风流人物>>胡锦涛 

  
亲民领袖胡锦涛
 
 

阿铭 译 摘自 2003年12月《财智文摘》

 
胡锦涛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实践,已经在海内外获得了如潮好评。

以民为先,推新“三民”

胡锦涛上任伊始便昭诸世人——“为政之道,以民为先”。既开宗明义,又有接受民众监督之坦然,表明胡锦涛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民本”政治理念。

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前,已在几个不同场合表达了自己的这一思想。去年12月,在中央书记处去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考察时,胡锦涛就在重温老一代艰苦奋斗和“两个务必”精神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此后,他在视察内蒙古,对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班讲话,以及在就任国家主席3个月后发表“七一”讲话时,都一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更重要的是,胡锦涛一直以来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这一理念,为广大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寒冬岁末,胡锦涛踏雪深入边远山区访贫问苦:刚入主中南海,胡锦涛的“勤政”就给“中南海”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每天需要批阅大量文件,午休只有半小时。而在非典猖獗时,胡锦涛亲赴广东疫区慰问、鼓励民众,他指着胸口说:“广东发生非典型肺炎让我们很揪心”。为了平民愤,挽回民心共抗非典,他一上来就采取了撤换两名大员、实行隔离这种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激进”的措施。但事实证明,胡锦涛此举顺应了民众的利益,赢得了民心,并有效控制了疫情。

中共四代领导人,到了胡锦涛才不再属“革命前辈”,而是真正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一代人品尝过天翻地覆的喜悦,经历过各种政治运动,上过山下过乡,经历极丰富,多从基层做起,了解最穷苦百姓的状况,也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这样的成长背景无疑深刻影响着第四代领导人的治国思想。

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在推进“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时,多次以“民本”思想与之相辅。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归结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因此,胡锦涛强调一定要“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在思想政治方面,胡锦涛仍本着“以民为先”的原则,提出了“三贴近”的思想,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些都标志了新时代的主导思想。

胆识过人,开局有方

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后,予人的印象是稳健、温厚的学者型政治家。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暴让我们很快有机会领略到这位新领袖有胆有识,临事果断的另一种风格。

4月14日,来广东视察的胡锦涛,离开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后,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上,与民众亲切交谈、主动与普通百姓握手。

一回到北京,胡锦涛立即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对疫情不得缓报、瞒报。国务院也多次为疫情召开专门会议,这在以前都是没有先例的。然而,人们虽看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时,却并未在意,毕竟,公开的信息是乐观的。张文康在新闻发布会上谈笑风生,乐观的态度给观众以盲目的信心,但疫情来势猛烈,卫生部却欺人又自欺,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在人民生命攸关时刻,胡锦涛果断地对隐瞒疫情、严重失职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长孟学农撤职,并采取疫情日公布的信息透明政策,以及确定严格隔离的措施。在百姓的一片叫好声中,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全面回升,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敢于负责任的态度表示赞赏和支持。

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政府应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的意见、建议,陆忠伟委员指出,其关键是如何化危机为转机,由转机变为机遇。这恰恰预见了此次非典危机的发展过程。胡锦涛借助抗击非典,向传统的信息封锁政策挑战,在非常时期打破陈规陋习,并使疫情报告和资讯公布公开透明的制度常规化。

在局势扭转之前,不少人担心,临阵换将、公布疫情、隔离疫区是否会打击中国的经济,得不偿失?而胡锦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维护人民最根本利益——生命健康,在他看来,失去民心就是失去执政之本,人民的生命健康没有保障,何谈经济发展,反之亦然,得到民心,经济发展便是顺理成章之事。将非典危机变成了新中央政府开创新局面的大好机遇。

平民领袖,政坛清风

不论是在广州闹市街头,还是在边远贫困的地区,凡与胡锦涛接触过的人,无不对他的平易、亲和印象深刻。这位平民子弟一上台,就为中国政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亲民,源于内心,来自民间的新领导人对于老百姓有着深沉的感情,当言语无法表达时,深深的一鞠躬代替了千言万语。

胡锦涛在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惟此方能表达心中的敬意和拜托;胡锦涛访美期间,向凌晨冒雨欢迎自己的华侨致以深深的鞠躬礼,惟此才足以承荷盛情。这两次经典的“鞠躬”,让人们益发熟悉了胡锦涛的独特风格。

更有心者,将上台之前胡锦涛的“鞠躬”事迹一并挖掘出来。1997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下水道四班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精神文明重要典型,这个集体一直承担着徐州市下水道和窨井的清挖、维护,工作十分艰苦,社会地位很低。时为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专门到徐州视察,与下水道四班的工人座谈,并站起身向他们深深地鞠躬。在场的工人激动不已。

的确,胡锦涛的真诚和谦逊个性为他赢得了民众的心。在2002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去看望政协委员,与在座的每一位委员亲切握手,到了蔡义江委员面前时,茶杯被蔡委员不小心弄翻,胡锦涛把桌上的文件拿到一边,然后向自己的座位走去。谁知胡锦涛从自己桌前拿起一条毛巾又走了回来,亲手帮蔡委员擦去水迹,周围的人正对着这一突发状况发怔,只有一位有心的摄影记者立即按动快门拍下了这个生动画面。事后,这个年轻的记者在忆述此事时,认为是胡锦涛的行为打动了自己,才会抓住这精彩的瞬间。不仅人格上的魅力,使胡锦涛极有人缘,他务实、稳健而又雷厉风行的行事方式和风格,也是其备受推崇之处。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时,竟成了胡锦涛的革新之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有一个礼仪,即近5分钟的握手迎送。在胡锦涛启程前往莫斯科时,北京宣布取消这个因循二十多年的老规矩,并且减少随行人员和交通工具的数量。民众对取消这种活动极为赞赏,认为新领导人带头节俭,其社会效果令人期待。随后,胡锦涛在前往香港参加庆祝回归活动时,再次坚持不住总统套房,更坚定了人们对新领导人新作风的信心。

外交出访,展现风范

胡锦涛一上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就果断有力地控制住非典疫情,从而使他成了许多外国领导人急欲结识和了解的国际政坛新星。

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莫斯科峰会、圣彼得堡建市三百周年庆典以及在法国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胡锦涛在这11天4国的行程中,与40多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结识、晤谈。作为新任的一国首脑,首次出访起点就如此之高,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这既是每个国际政治家梦寐以求的发展良机,同时也是一场艰难的考验。而胡锦涛则以务实、大方的外交风范交出了令人称许的答卷。

在“老朋友”普京总统的别墅家宴中,不打领带的胡锦涛展示了轻松、亲切的儒雅长者形象。与胡锦涛两年来见面三次的普京说:“我们彼此已经相当熟悉,并建立起了良好的个人关系。俄罗斯非常高兴地了解到,中国的新领导人是位经验十分丰富的政治家,而且对俄罗斯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

随后,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对新时期的国际形势做了精辟的分析,表明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根本立场。6月1日法国埃维昂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上,胡锦涛指出,“只有事先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并对国际事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些都充分申明了中国在国际新时期中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积极态度,使国际社会对胡锦涛本人、对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以及中国的内外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出访期间,胡锦涛还参加了丰富的多边活动,与全球最活跃的40多个国家的领袖交流,其中包括与美国总统布什晤谈,并互做了访问邀请。而布什对胡锦涛在抗非典中表现出的“出色领导才能”印象深刻。经过中国这段冷处理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见到胡锦涛便急趋上前,久久握住他的手,因为在小泉首相心中,“胡主席是一位我可以在一些领域进行合作的人。”

正如胡锦涛出访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迪克逊预测的那样,胡锦涛给“会面的外国领导人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
 

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

E-Mail:newcncpt@hotmail.com

Copyright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