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文化网>>绩溪>>文化民俗                                                    

  
绩溪《章氏家训》的文化内涵——修齐治平人生向导,家训家规熠熠生辉 

作者: 章澄宇    文章来源:二十世纪 2018年12月


2015年夏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门设立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板块,陆续介绍推崇全国各地优秀的家规及传承事迹,绩溪章氏恪守“章氏家训”的感人历史故事荣幸入选,并于9月底在中纪委网站隆重推出。这不仅是绩溪章氏的骄傲,也是绩溪历史文化传承可以写进县志的重大事件。

家训和家规是指家族和家庭订立的行为规范,是一族一家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必须遵守的规矩,其所包含的内容及精神实质大同小异。家训家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家族和个人的行为规范、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家风、族风。

我特别注意到不久前中纪委对河北省委原书记并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的通报,斥责其“家风败坏”。我以为制度建设很大的意义在于“抑下”,即诫其所不能为,而家训家规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弘上”,不仅要诫其所不能为,还要倡其所应为,即责任和担当。

我算不上是章氏家训家规的优秀秉承者,只是缅怀旧风且汗颜先祖,又全程参与了“绩溪章氏家训”挖掘整理和拍摄制作工作,藉此介绍章氏家训和绩溪西关章氏的一些情况。

一、章氏家训及家规

《章氏家训》原名《太傅仔钧公家训》,是我国著名的家训,作者是五代十国时的章仔钧,世称其为太傅公,宋庆历五年(1045年)二月,追赠琅琊王。故《西关章氏族谱》称《章氏家训》为《唐太傅宋追封琅琊王章忠宪王家训》。《章氏家训》历来备受推崇,国学大师章太炎、当代贾平凹、钱文忠等学者都十分赞赏。兹录原文如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子为之泣 。岂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

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西关章氏族谱》又录有《旧谱宗训》(家规)凡十一条,近两千字。涉慎终孝友、家族相亲、读书教育、择婚择友、行为修养、修身治平,内容丰富且要求具体。我尝试将其总结为四句一条的口诀,亦录此共享。

一、慎终追远,节庆祭扫,饮水思源,毋忘先贤;

二、同宗一本,休戚相关,孝友敬爱,耕读传家;

三、事无大小,咨禀家长,欲辩曲直,和色柔声;

四、不论贫富,幼即授教,崇文尚贤,立身扬名;

五、兄弟姊妹,连枝之亲,相见日少,重利伤情;

六、娶嫁之道,识察家风,勿慕富贵,品性第一;

七、族邻和睦,妇乃关键,古今莫外,深省于斯;

八、酒肉淫博,远而拒之,交友之道,德涵胜我;

九、举止当贤,身教至上,风范垂名,后世之宗;

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谨诫暴怒,作事三思;

十一、修身齐家,权财云烟,报国有志,日月同辉。

二、恪守家训的西关章氏

(一)职必竭力思无贰心的章道基

章道基(1756-1830),字培之,号惺斋,以附贡生考取国子监天文馆。嘉庆四年,出任两浙盐运司,长期直接掌管浙皖一带盐场的行政与产销权。他为官清廉,又刻苦钻研盐法,熟知盐法史,成为嘉庆时期的著名盐官。他在绩溪西关留下的官厅——职思堂,精雕细琢,别具特色,正厅建筑跨度传为徽州第一。章道基给自己和后人留下了“职所当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无贰尔心”的著名楹联,以此警示自己和后代儿孙,为官不能过分享乐以致忘记职责本分,为政当尽心竭力但切忌肆意弄权,不守政规。章道基的为政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乐善好施倾囊办学的章道源父子

绩溪盐业大贾章道源(1760—1832),一生乐善好施,热衷公益事业,以年迈之期,尚倾囊办学,领头创办了县邑东山书院,享誉一方。

道光三年(1823)绩溪县邑周边洪水暴涨,绿杨桥倾圮,道源慷慨解囊修建,并嘱长子章必淳现场监理,直至竣工。道光十七年(1837)夏,江南、江北大雨不止,洪水泛滥,绩溪多处桥梁道路遭毁,必淳独力出资修建,历时半年,修复了绿杨桥、永济桥、来苏桥、漕渡桥及周边道路。期间,有大批凤阳灾民涌来避难,老人啼饥,幼童嗷嗷,必淳非常怜悯,在邑南“太平禅寺”设棚赈粥。必淳赈灾非常讲究方法,不是简单济困救难,而是动员组织灾民投身修桥筑路,以工易食。

道源一生最为重视教育,道光五年(1825),他与邑中绅士起议创办“东山书院”,并首捐千银以倡。道源积极参与建校的各项工作,定址,定规,亲力亲为,并以年迈之期仍自备旅资到各乡镇募捐,必淳秉承父志,苦心经理,不敢稍稍怠荒,直至东山书院落成。

(三)崇文重教代有传人

绩溪西关章氏家族重视教育,儒风世袭。据不完全统计,西关家族仅清代以来,即诞生了太学生、廪生、贡生、邑庠生二十余人。从遗存的西关古民居的堂号也可以看出西关章氏秉承章氏家训,崇文重教的家风。

章道基以“职思堂”堂号训导为官理政之道,章道源以“慎思堂”堂号诫勉子孙为人处事谦虚谨慎,忌为富而骄狂,而“文承堂”堂号则昭示子孙后代要发奋读书,继承先祖文化并发扬光大。文承堂的先祖是清同治年间太学生,曾例授奉直大夫,赐封奉政大夫,是当时绩溪县城闻名遐迩的饱学之士。

西关一带还有“儒耕堂”““持敬堂”“积厚堂”等众多古民居遗存,这些民居的堂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关章氏子孙秉承家训、勤奋读书、崇文重教的历史传承。

西关章定严、章定建和章定熙三人,清光绪年间分别担任和州教谕、安庆府教谕和颖州府教谕,成为府级教育行政官员,有一门“三教谕”之美称。

光绪年间,章定煜在秦家巷口“本善堂”开办私塾,持续数十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其孙媳——亚东图书馆店主出版业界先驱汪孟邹之胞姐汪瑞英,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将私塾改为女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几年后又将学校迁至现江南第一学宫文庙上首的毓才坊,改名“毓才坊女子学校”,自任校长。汪瑞英年迈后,其女儿章笑如秉承母志,继续担任女校校长,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巾帼人才。汪瑞英之子章洪钟,笔名洛声,年青时期曾随舅父汪孟邹在上海亚东图书馆编辑部工作,后受舅父委托与章希吕一起为胡适整理文稿,在“五四”运动期间为新文学作出了很好的贡献,被鲁迅先生称赞为“文学青年”。

在废科举立新学的二十世纪初,西关章氏又以家族之力创办了章氏小学,直至建国后并入现华阳镇中心小学,为绩溪培育了大批人才。在章氏小学董事会成员中,鼎泰店业主、章氏小学董事长章载乾就是章道源的曾孙,上海美专毕业生章志舒是章道源的玄孙,还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亚东图书馆担任编辑的章焕堂、章洪树,都是嫡系后代,曾任绩溪县教育局局长的章积和也是道源的后裔……这些章氏先辈为章氏小学的创办、发展、壮大,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尤其不易的是,他们在贫寒的生活状况下依然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令人赞叹。

好家风源于好家训好家规,西关古里章氏家族恪守好家训秉承好家风的历史,令人感怀。虽然今天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宗祠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章氏家训》对绩溪西关章氏家族后裔的教化影响,对于我们现今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还是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启迪意义的。

附录:章氏宗训

一、尝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有云:“人而不知祖宗是禽兽也。”凡为人家,无分宗族多寡,必须先置谱籍,于上写记高祖讳某,字某,配某,曾祖讳某,字某,配某,祖考讳某,字某,配某,及其族曾叔伯祖考堂从再从并,墓茔处所,世代流传。附写以志所自庶。后修谱者有所考据。又须依《文公家礼》,置立神主牌,侍奉祖宗。忌日岁节,按时祭享,庶几不失孝子慈孙报本至意。伊川先生(宋理学家程颐的别号,颐字正叔,宅于河南嵩县东北耙耧山下,地处伊川,故称)云:“家必有庙,庙必有主。月朔必荐新,时祭用仲月,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忌日迁祖祭于正寝。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数件,虽幼者可使渐知礼义。”

一、族中叔侄兄弟,虽有所同堂,各派不同,以祖宗视之,具是一本所出。务要长幼有序,休戚相关,年时月节,婚姻庆吊,各尽亲睦之道。又须如古灵陈先生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闾有礼。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堕农桑,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则为礼义之俗矣。”

一、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为卑幼,为人子,要当三复斯语,服膺勿失。

一、子孙不论贫富,年六七岁,即令亲师教以诗书,使知礼义。以至长大,学问有成,气质亦变。大则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次亦必为谨厚之士,可免废坠家业,且行事亦不失故家气味;其资性鲁钝者,学果不通,亦必责以生理,拘束心身,免使怠惰放逸,陷于邪僻。周益公有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旨哉斯言),务宜世守。

一、人家兄弟,自幼,同父母,同乳,同衣,同寐席,同笑语;成童,同笔砚,同嬉游,甚相亲爱;至冠娶后,多以财利,言语些少相干,遂生嫌隙,阋墙不睦,甚为悖戾。尝诵法昭禅师偈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以启人友于之,爰因述以为处弟兄者之劝。

一、“凡议婚姻,当先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婿苟贤矣,今虽贫贱,安知异时不富贵乎?苟为不肖,今虽富甚,安知异时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挟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养成骄妒之性,异日为患,庸有极乎?借使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此司马温公格言,凡嫁女娶妇,不可不遵斯训。

一、人家不和,多由不贤妇人所致。先儒柳开仲涂述诫云:“人家兄弟无不义者,尽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偏爱私藏,以致背戾,分门割户,患若贼仇,皆汝妇人所作,男子刚肠者几人能不为妇人言所惑?吾见多矣。”今阅世故,古今一律,不幸遇长舌之妇者,其尚深省于斯。

一、近世后生,多立私会,酒食徵逐,自谓广交多助。不知废时失事(误事),毫何裨益,甚至所交非人,朋淫聚博,引诱为非。身不知廉耻之事,口不道忠信之言,则其危害又非浅小。吾族子孙惟文会讲会当立,然须虚心下气,择胜己者友之,庶相观而善,有涵育熏陶之益,其同会又当以敬为主,诚意相孚,乃为可久之道,不然,面是心非,外合中离,稍涉利害,落井下石者间有之,皆由始之不谨,以致罔终,鲜不为外人所笑。切戒切戒!

一、今日之祖宗即前日之子孙也,今日之子孙即后日之祖宗也。其举动贤否,肇迹启后,关系甚大,不可不谨。为子孙者孰不喜祖宗之荣显,顾念为后日祖宗者,可不作人自今日始乎?慎之慎之!

一、作人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本,为臣忠,为子孝,居家俭,处族和,儒勤读,农勤耕,商贾勤货,举动光明,存心正大,谨戒暴怒,作事三思,凡此皆亢宗之事也。能由此者,家道兴隆,吉祥日盛。若卑污苟贱,不耻非为,浮躁狂诞,不自谨饬,逆亲犯上,不顾非议,听信谗言,疏离骨肉,懒惰不学,奢侈败荡,狠戾自用,与众不和,被巢取卵,结党外人,轻言妄动,起衅生事,凡此皆辱宗之事也,倘犯此者,亡身丧家,众所贱恶。一祸一福,较然明白,稍知自爱者,可不知所决择乎?因书于谱,以示鉴戒。

一、一峰罗先生家书云:“为人祖宗父兄者,惟愿有好子弟。所谓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乡里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足以安国家,风四夷,奠苍生,垂后世。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则所谓恶子弟也,在家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此岂祖宗父兄之所愿哉?吾愿叔父听之,子侄戒之,共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盖未有治国不由齐家者,何谓齐家?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斗争,不肆强梁,不欺乡里,不陵宗族,不扰官府,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相告,便成下等人耳。”观此一书,便见人当以天下第一等事业自期待,不可徒羡光荣而饱者矣。且居官居家之法,备见数语,真有道者之言也。故录于篇,以为后裔有志者告云。

右宗训十一条,乔谨述先贤绪论,附以己见,列为家规,非敢赘也。盖以家道正而后万物理,子孙贤而后世族昌,修身训后之要,无出于此。故庸著篇端,以为宗盟同志之助,观者幸恕其僭妄焉。

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

E-Mail: newcncpt@hotmail.com
Copyright ®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 1997